公司要发展,员工要成长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领域,最好能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成为对企业有用的人才。只有专注于一个专业领域,不断深耕,成为这个领域专业的人,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,成为真正的高手。道理很简单,但要真正做到,却不是那么容易,你得静得下心、沉得住气、耐得住寂寞、守得住孤独,能忍受枯燥无味的重复,懂得聚焦,对标先进,努力下去,长期坚持,才可以做到。
干专业的事,首先要成为一个领域专业的人,这就要求我们要有“闹中取静”的定力,每临大事急事有静气的品质。要专心致志,要把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五官感受集中在某一事物上。保持良好的专注力,是大脑进行感知、记忆、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。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,曾经某一刻,你在读书、看电影或者玩游戏的时候,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,你真正进入了废寝忘食、高度专注的最佳状态,这就是心理学所描述的心流状态,它是一种身心完全投入的状态,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,是一种全神贯注、浑然忘我的巅峰体验,我们公司岗位众多,每个岗位的同志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这种专注能力。
公司有着严格的工作纪律,比如开会时,要把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,会上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走动,注意力要集中,不得私下交头接耳、小声议论等,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能保持专注,心无旁骛地弄准会议精神。
现在提到专注能力,我们扪心自问,这种品质还是非常稀缺的。说来也不奇怪,我们身处网络信息时代,随手拿起手机,微信、抖音、淘宝、小红书……无不在瓜分我们的注意力,我们乐此不疲地刷着短视频、聊着微信、逛着淘宝京东,时间就这样从我们上下滑动的手指间悄悄溜走。
如今借助网络,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,我们可以花费很小的代价就能学到专业的课程,看看这个看看那个,什么都想学一学,到头来,就变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,什么也没学好,你对知识渴求的越多,知识反过来也在内耗你,消耗你有限的时间和精力。
陈望道29岁时在煤油灯下翻译并完成史上第一本中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,春寒料峭冷风飕飕,时不时站起来搓搓手、跺跺脚,驱走严寒。母亲心疼儿子日渐消瘦,主动端来刚出炉的粽子和一碗红糖,嘱咐他趁热吃掉,谁知等母亲过会儿再进去收盘子的时候,发现粽子是吃掉了,红糖一点儿没动,再仔细看儿子嘴上全是黑乎乎的。原来陈望道吃粽子的时候过于专注,误把墨汁当红糖给蘸着吃掉了,而他全程都没发现。经母亲提醒后,陈望道抹抹嘴,笑着对母亲说:这墨汁与粽子搭配起来吃,甜得很!甜得很!
王羲之年少时废寝忘食,临池练字。一天练得出神,忘记了吃饭,丫鬟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,他没有注意到,还是埋头写字。等夫人和丫鬟再次来到书房时,看见王羲之正在吃一个蘸满墨汁的馍馍,弄得满嘴乌黑。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,错把墨汁当成蒜泥了。正是由于他专心致志、心无旁骛的精神与态度,才使他成为著名的书法家。
反观我们自己,也参加过不少培训和学习,涉猎了很多方面的知识,自以为知识的广度可以丰盈内心、增长见识,但因为所学知识比较散乱,自己也是浅尝辄止、略知一二、不求甚解,后来发现自己越学越空,越学越浮躁,反而陷入了更大的知识恐慌,能结合工作实际,促进自身工作质量提升的更少。
今年的西北能化,暴露出阻碍公司发展的问题接二连三,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,意识到我们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,我们要想把工作做好,就必须心无旁骛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,沉心静气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锚定方向、做到极致,只有这样,才能攻克难题,发现问题的症结,相反,一知半解的学习,碎片化的获取知识,不可能做出什么实质性成绩出来。
专注是一种工作境界,如果我们能持续保持做事的专注力,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,最后形成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一把钥匙开一把锁,那么,我们一定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骄人的成绩,才能在推动公司发展中贡献自身更多的力量,我们相信,专注一事,不断重复,做到极致,奇迹就会发生。(任立志)